Monthly Archives: March 2020

沐鸣2测速地址_复工呈现“两高两低三难” 印染企业生产经营存难点稳推进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还在持续,纺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全力保障抗疫物资供给的同时,也在逐步有序恢复开工生产。   为深入了解印染企业在疫情下复工复产的进展情况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向相关政府部门反映行业企业情况,中国印染行业协会自2月13日开始,通过多种途径对行业企业和产业集群进行了跟踪调研。   截至2月底,印染企业复工达产呈现“两高两低三难”局面:即复工企业数和复工人数较高;产能相对较低、微小型企业复产率较低;问题则集中于用工短缺、物流不畅、防疫用品采购困难等方面。   生产经营稳步推进   根据中国印染行业协会统计数据,在线参与调研的127家印染及相关企业中,有87.40%的企业已逐步复工;其中,111家反馈了当前员工的到岗情况,到岗人数为110877人,占正常情况下用工总人数的比例为72.50%。   中国印染行业协会提取了4个不同时间点的企业复工复产情况日报汇总信息,分别为2月14日、19日、24日和29日,这4个时间点收到的企业在线填报户数分别为42家、76家、106家和127家。数据结果显示,随着参与调研企业数量的增加,已复工企业和已复工人员的比例大致呈逐步上升的趋势,表明企业复工复产正在稳步推进。   在参与调研的127家企业中,超8成企业分布在山东省、浙江省、江苏省、福建省和广东省等东部沿海地区,仅有14.96%的企业分布在中西部地区。统计结果显示,参与调研的企业中,山东省印染企业复工复产情况相对较好,企业复工率和员工到岗率均超过85%,其原因是:山东省多数企业以本地职工为主,工人返岗受阻情况不突出;浙江省和福建省的企业复工率虽然较高,但企业员工到岗率相对较低,返岗工人未完全到位成为影响企业复产进度的主要原因之一。   参与调研的127家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占比为72.23%,微型企业较少,占比不足3%。统计结果表明,大中型企业的复工比例明显高于小微企业,大型、中型企业的复工率均达到90%以上,分别高于小型企业16.47和20.70个百分点;相较于较高的企业复工率,中型企业员工到岗率稍显不足,这是因为,除当地政府积极助力异地员工复岗,大型企业也有能力自己组织员工顺利复岗,而中型企业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相对不够充分。   除每日发动会员企业填写调查问卷,中国印染行业协会还通过微信、电话、短信等多种途径,对重点会员企业进行调研。综合多种调研途径信息,截至2月29日,共有180家重点会员企业对当前复工复产情况进行了有效反馈,其中,已复工企业达168家,复工率为93.33%。   在180家企业中,有148家企业反馈了当前员工的到岗情况。这148家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的用工总人数约为164470人,现到岗人数约为93651人,员工到岗率为56.94%。从企业反馈的开工率数据来看,多数企业开工率在70%左右,部分骨干企业开工率已达到80%~90%,个别企业达到95%以上,表明当前多数复工企业开工情况比2月上旬有明显好转。   集群生产仍有难点   当前,不少印染集群、专业市场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企业复工复产,突出强调科学防控,加大有序复工复产力度。   截至2月25日,浙江绍兴市柯桥全区108家印染企业已复产81家,复工率为75%。随着柯桥区出台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激励措施,2月底,柯桥区印染企业已基本实现全面复产,整体产能恢复至80%以上。   截至2月底,福建石狮市3个工业集聚区的印染企业基本都已复工,员工返岗率为70%~80%,企业产能发挥率为40%~50%。该产业集群地企业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员工返岗受阻,特别是一些镇村实行封闭管理后,部分员工无法返回工作岗位,还有部分员工处于隔离状态。集聚区内还存在返岗员工岗位不配比现象。   江苏盐城市纺织染整产业园园区内有46家纺织印染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有25家。截至2月18日,该园区内所有企业已实现全面复工,复工员工人数累计达到6000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复工人数为5000人,占比达83.33%。影响该园区正常生产的因素主要有外来员工返岗困难及企业生产原材料的运输受到影响。   多重问题制约发展   来自多种渠道的调研结果表明,当前,印染企业复工复产面临一系列难题主要集中在用工短缺、物流不畅、防疫用品采购困难等方面。虽然很多地方政府采取了有序接回异地工人、减少公路交通卡点、扶持配套企业开工等措施,但上述制约企业复工复产的问题目前仍未得到彻底缓解。   在参与调研的企业中,有63.78%的企业反映,由于交通物流不畅导致供应链阻断,运营周期延迟成为制约其全面复工复产的首要问题。 来源:中国纺织报  

Posted in 沐鸣2测速 | Tagged | Leave a comment

沐鸣2分红趋势_招商不明朗 批发市场转型购物中心的难点在哪儿

  如今多个批发市场已转型为购物中心。北京商报记者近日走访时看到,由北方明珠百货改造而成的万优汇Unit One开启了二次招商。由“天兰天服装尾货批发市场”改造而成的月恒正大新生活广场出现商户大面积撤店,也面临再次招商的情况。   记者发现,批发市场转型为购物中心的不在少数,除了上述项目,北京百荣世贸商城、大康鞋城等也都进行了转型,但大部分的转型并不成功。万优汇Unit One、月恒正大新生活广场等批发市场转型购物中心的难点在哪?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定位不明确、入驻品牌较为低端无法引流,运营方在商场经营方面存在经验不足等问题都是转型中存在的难点。要想转型成功,需要有专业团队来运营。此外,社区的生活中心是社区消费者追求品质生活的空间,要跟消费者的生活品质相匹配,包括环境氛围和内部品牌的引进,而不只是品类结构的改变。   再次招商   位于昌平区和朝阳区交汇处的万优汇Unit One已经启动二次招商。记者走访时发现,目前万优汇Unit One的一层到四层已经完全关闭,商户已经全部撤出,而地下一层除了盒马鲜生超市以及部分小商户还在经营以外,其余商户均暂停营业。记者跟商户了解到,2019年11月大部分商户与商场的租赁合同到期,但商场让商户经营到年底。年后,商场除了五层餐饮街以外,其余楼层均要改造。   对此,负责商场招商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受疫情影响,目前招商停滞,改造也还未开始,但B1层暂不改造。记者也尝试联系了商场方面的相关负责人,负责人表示,招商还未正式开启,所以暂不方便对外透露。   北京商报记者从万优汇Unit One招商信息上看到,万优汇定位于“趣味新潮智活主场”,将打造全新休闲娱乐生活新场所,引进多家时尚品牌与餐饮品牌。对于未来如何改造,商场方面表示,从地下一层到地上五层,将引入餐饮、数码、亲子、男女服饰等品类业态,打造亚奥商圈地标性打卡圣地。   据了解,万优汇Unit One的前身是北方明珠百货,2018年初完成更名。该项目地处天通苑社区,整体商业6.6万平方米,共分地下2层,地上5层。此前,由于部分商户租期未到,商场采用逐层改造的方式,先对已撤出的楼层进行升级改造。2019年4月5日,B1层的美食街正式开街。随后,五层的餐饮店也陆续开业。   除了万优汇Unit One,位于西三环南路的月恒正大新生活广场,由于出现大部分商户撤店,所以也面临再次招商的情况。目前超市、电影院、滑冰场以及部分餐饮品牌还在正常营业,原本以亲子教育商户为主的二层已经完全关闭。据已经撤店的一位负责人表示,商场二层的商家多在去年上半年就已经撤走。   多改造为社区生活中心   记者调查发现,批发市场改造的商场,大多转型为社区生活中心。   此前,万优汇Unit One负责招商的工作人员曾表示,未来,该商场主要以18-35岁的年轻时尚群体为目标客群,在原有业态内容的基础上希望能够引入一些时尚、个性或者首店等品牌,如新零售超市、网红小吃、特色服务配套、休闲餐饮等。商场方面也公开表示,亚奥商圈曾多为中高端商业,主要服务于高端精英消费群体。但回天地区人口基数庞大,上班族、工薪家庭较多,区域缺乏便民型的社区购物中心。弥补市场空缺,于万优汇成功转型而言是一次不容错过的机会。记者走访时看到,盒马鲜生以及海底捞的入驻,也给商场带来了不少客流。   月恒正大新生活广场的前身是“天兰天服装尾货批发市场”,2016年8月,月恒正大新生活广场项目正式启动了升级改造工程及招商工作。2017年再次转型升级,打造集餐饮、体育休闲、娱乐于一体,营造体验式消费环境的全时服务型社区购物中心。改造后,一层引入了超市,二层以儿童教育为主,三层为餐饮品牌。同时,为了满足更多的消费需求,商场还引入了滑冰场、电影院等业态。   升级改造以后,太平桥街道负责商市场疏解的工作人员曾表示,转型升级后的月恒正大新生活广场,有两个明显的变化:一是经营业态发生变化,改造后更符合周边居民的消费需求,降低了发生治安案件的可能性;二是目前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模式,更能满足不同群体的餐饮、休闲、娱乐需求,特别是线上渠道可以有效减少到店集中的人流量,降低周边交通、环境压力。   除了万优汇Unit One、月恒正大新生活广场以外,北京百荣世贸商城、大康鞋城、欣雅汇国际服装商场均从批发市场变身为购物中心。   运营方经验不足   虽然这些批发市场已经转型为购物中心,也在不断地丰富业态品类,却少有高端品牌入驻。入驻万优汇Unit One较为知名的品牌除了盒马鲜生生鲜超市,就是餐饮品牌海底捞。月恒正大新生活广场除了超市发超市以外,知名餐饮企业只包括吉野家、张亮麻辣烫、西单翅酷等,但都不属于高端餐饮行列。而二层正在重装甚至即将开业的耐克、阿迪达斯店也是常见品牌,不足以吸引客流。   对此,北商研究院特约专家、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表示,从目前来看,批发市场转型成购物中心都不太理想,这是整个行业的问题,并非个例。这些项目向社区商业生活中心转型是对的,业态结构也都变了,但和其他购物中心相比,这些项目存在的差距较大。首先,社区的生活中心是社区消费者追求品质生活的空间,要跟消费者的生活品质相匹配,包括环境氛围和内部品牌的引进。“这些项目在环境氛围的营造方面,可能就是对以前批发市场的一个简单的升级,而并没有构建一个对消费者非常好的体验空间。”   其次,就是入驻品牌质量较差。赖阳进一步表示,虽然整体来看项目改造后的业态结构看似合理,但低端品牌无法吸引消费者。最后一点也是重要的一点,就是运营主体的经营能力欠缺。其实这些项目的运营主体,往往是由过去批发市场的运营方通过转型的方式继续经营,所以他们对于现代购物中心转向现代社区生活方式中心的模式缺少经验和积累。在商场环境的改造和氛围的营造,也没有相关经验,所以改造后效果也不会特别好。此外,在招商方面,缺少高端商户资源品牌,所以很难引流。   “他们的运营往往受批发市场观念上的影响,租金回报优先考虑,所以在招商上,更愿意选择中低档品牌,而高端品牌或有影响力的品牌在商场入驻时会提出很多更高的条件,租金可能相对会低些。但同时,这些中低档品牌入驻商场后,一旦发现经营不下去了,会马上撤店,就会带来后续的风险。”赖阳表示。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闫岩王莹莹

Posted in 沐鸣2测速 | Tagged | Leave a comment

沐鸣2待遇_纺服市场复市景气待提升,中小企业奋力图存

  当前,国内疫情正在逐步得到控制,专业市场开市复工进一步推进,但内需市场全面恢复活力仍需一段时间。根据中纺联流通分会3月10日对全国101家重点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调查数据,单体市场开市率已经达到86.1%,比前一周调查时提高1.9个百分点;已开市商铺数为7.2万个,占正常情况下市场商铺总数的比例为50.8%,较一周前提高了6.5个百分点,过半商铺已经恢复营业。那么,随着纺织服装类专业市场的复工,中小微企业近况如何? (拍摄:中服网)   云南螺蛳湾国际商贸城:   有企业消失,也有企业努力活下来   “就这几天,8家公司再也不会找我要工人了。”云南昆明永和劳务公司负责人唐艳萍说,伴随着她的无奈,有一些中小微企业在新冠肺炎疫情下消失。   唐艳萍的公司为中国各地上百家中小微企业提供劳务派遣服务,从近期她与合作企业的联系情况看,一些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后运营艰难,“硬性支出费用压力大,除用工成本外,还有房租、水电等费用,再加上流动资金捉襟见肘。”   “往年春季是批发生意的旺季,今年因疫情耽搁了。”张振夫妇在螺蛳湾国际商贸城从事刀具和玩具批发生意已有6年,2019年聘有店员、仓管、配货共8人。商铺开门后,夫妇分别守在两个店铺内,辞去了6名员工。他们所在的螺蛳湾国际商贸城是中国西南最大的综合性商品批发交易市场。去年该商贸城有近3万企业商户,从业人员约15万人,日均人流量达20万人。   如今,商户整体复工率接近80%,但巨大的市场内仍显空荡。   数据显示,以中小微企业为主的民营经济如今贡献了中国经济60%的GDP、70%的技术创新成果、80%的城镇劳动就业。中小微企业的稳定关系着经济、就业和社会的平稳。   张振说,令人欣喜的是,国家近期相继出台包括金融、税收在内的政策措施,扶持中小微企业度过难关。“政府也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拉动经济恢复正轨。”   在新螺蛳湾国际商贸城内,绝大部分公司商户均有网店。前些年,实体批发生意不错,加之电商竞争剧烈,商户们不愿花太多时间和资金经营网店。如今在商贸城内,记者看到不少商户已尝试在直播平台上卖货。   浙江绍兴柯桥轻纺城:   客流量下降9成,超6成企业订单被取消   位于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的中国轻纺城,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纺织品集散中心。尽管重新开市已经半个多月,但受疫情影响,前来采购的客户比去年同期下降了近9成。   疫情期间,中国轻纺城近期的营业时间调整成了上午10点到下午4点。虽然8成以上的经营户已经开门迎客,可相比以往每天10万人次的人流量,开业10天,这个数字只有1万。   客户不上门,就没有新订单。根据当地一份针对纺织行业的调查报告显示,有78.4%的企业表示,市场订单减少;64.8%的企业反映,已有的订单被客户取消。中国轻纺城经营户费连美已经在市场里开了20年的店,多年积累的客户60%来自武汉。一家店铺1年光租金就要100多万元,可面对这几天的行情,费连美表示,已经放弃了春夏季的生意。   同样经营了20多年的当地纺织龙头企业——绍兴永盛工贸有限公司,在摆满新品的展厅里摆了8张洽谈桌。往年,上门的客户想用桌椅还得排队,而今年,这些桌椅却成了“冷板凳”。该公司董事长傅国庆坦言,现在翻单比去年减少一半差不多,对公司影响很大。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虽然订单少了,可永盛工贸的设计部却比平时更忙了。原本应该开始设计今年秋冬款的设计师们,眼前却忙着设计2021年的春夏款。复工没几天,设计部拿出的新花型就堆满了傅国庆的桌子。原来,因为下游的服装销售不景气,原本可以靠着客户反馈进行微调的订单没了。为了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新需求,傅国庆下了狠心,把2021年预留的创意提前设计出来。一张样品,设计成本就要5000多元,研发费用一下子多了50多万元。由此推算,预计该公司今年全年的设计费将比去年翻一番。“疫情期间,企业要打开更多的思路,当人家都不肯做的时候,我们付出更多,逆境中是危险,但也是机遇。” 傅国庆说。机会从来只青睐有准备的人。眼下,中国轻纺城复业率和纺织印染企业复产率都已经接近9成,而柯桥也专门出台了稳经济、稳发展实施意见21条,以及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实施细则5条,进一步激发企业和经营户的信心。柯桥区常务副区长孙彦说:“信心现在真的比金子还宝贵,政府要让企业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支持力度。我们会帮助企业提振信心,共渡难关。”   业内专家指出,目前,人气不旺,订单不足,配套企业产能跟不上,各大市场都面临着不小压力。面对严峻的形势,企业要主动在危机寻找转机。“产能一时跟不上,创意设计就要先谋划起来;一季度的订单受到影响,下半年客户的需求就要先对接起来,企业要通过布局明天的市场来应对今天暂时的困境。先人一步才能行稳致远。”   广州轻纺交易园:   首日复工率约4成,订单下降约3成   3月9日,广州轻纺交易园复市。复市首日,记者向管理方广州联合交易园区经营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志雄了解到,复市首日的情况已经好过了预期。“据统计,今天复工的人数大概是4000至5000人,复工率达到4成至5成。”他预计,3月底将达到八成的复工率。  杨志雄介绍,广州轻纺交易园已经不是传统的面料交易园。更多的,交易园的核心是“时尚、研发和设计”。所以,园区内现场交易的人流不会非常多。这也是广州轻纺交易园能率先在中大纺织商圈复市的原因之一。  打造广州时尚地标是广州轻纺交易园的发展方向。“目前园区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二面积的改造,引入了设计师、版型师、时尚机构、服装领域服务机构。”杨志雄表示,园区今年将会投入更多地资金升级现有的建筑,引入更多的业态和服务。  一位陈姓商户负责人告诉南都记者,疫情影响了线下和线上的生意。线下无法开业,线上客户下单后无法发货。相比往年同期,订单量下降约3到4成。“工厂无法生产导致了经营节奏的延迟。”  疫情期间,他也备足了防控物资,将对店铺每天进行3到5次的消毒。“如果客流量大了,消毒次数还要增加。”   广州中大轻纺城:   客流锐减,招工难变本加厉   广州轻纺交易园率先复市后,中大纺织商圈其他市场也陆续复市。以往正月初十左右就会开门的广州中大轻纺市场,终于在3月10日陆续开门迎客。   服装业内流传这样一句话,“全国面料看广东,广东面料看中大。”作为中国最大纺织服装集散地,中大轻纺商圈拥有59个专业商城,商家超过2.3万户,外来务工人员超过15万人。主要经营各种面料、辅料、家居装饰用品等,品类超过10万种。   九洲轻纺城一家店主潘茹告诉记者,整个商圈分批复工,3月11日还会有一批商城开工。根据她的观察,已经开市的几家商城开市率达到90%,但每日营业时间有所减少,整体客流比此前减少了一半。   延迟复工的这一月,潘茹损失将近15万元。“我们面对的客户主要是服装公司、淘宝店主等过来挑面料的人,他们一定要在实地接触面料才能选择,由于门店无法开业,也就意味着无法正常接单。”潘茹表示,面对老客户,他们会在网上接单,但仍然无法挽救多少业绩,“这部分客户的比例不大,我们要接触新客户。”   林涛同样表现被动。他的门店在广州国际轻纺城二楼,由于业务较多,年前他聘请了6个员工,但现在返工的只有两人,且都为广东本地人。眼下林涛还得操心如何招工,“中大纺织商圈外来打工的有15万人,其中湖北籍的人员就占了三分之一,他们大多来自荆州、仙桃等地,因为疫情他们现在不能回来。”   事实上,以往每到春节过后,中大轻纺市场都会面临招工难问题。林涛透露,今年受到疫情影响,招工难会因为湖北工人无法返穗而变本加厉,“现在客流量不多勉强能顶住,慢慢(客流)上来了,各个店铺大家要用人,大家都会提高20-%~30%薪水来招揽人才。”目前,在广州国际轻纺城内部,已有多家店铺做好准备,提前张贴招聘广告,以备抢人大战。   从以上纺织专业市场的多家中小微企业可以看出,家底薄弱、转型困难、信心不足、资金压力、客源锐减、招工困难……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小微企业生存面临重重困难,但他们正在努力复工、纾解困难,在自救与他救中努力“活下来”,等待“春天”。 来源: 中国纺织报  

Posted in 沐鸣2测速 | Tagged | Leave a comment

沐鸣2分红趋势_东北最大服装批发集散 开年以来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85%

  依靠“直播+喊麦”,位于辽宁省海城市西柳镇的服装批发集散地开年以来线上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85%。在“网红经济”带动下,这个东北地区最大的服装批发集散地,成为疫情之下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抹亮色。   成立于1984年的辽宁西柳服装批发市场是东北地区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2019年吞吐量150万吨,销售额766亿元。3月1日,在延迟开市一个月后,西柳服装批发市场正式复工。“省内的商户基本都回来了,省外的最近也在陆续返工。”西柳镇党委书记赵洪海说,正常情况下该市场日均销售额2亿元以上,目前每日销售额已恢复至8000万元以上。 (拍摄:中服网)   线下正在复苏,线上则一直“火爆”。2017年,西柳市场新建起一座电商产业园,免费为商户直播带货提供场地。2018年,随着网络直播在东北兴起,来到这里直播卖货的商户数量也呈现井喷态势。截至目前,围绕西柳镇周围,有超3000户商家每天在这里直播卖服装,日销售额超3500万元。   一曲劲爆的舞曲中,今年29岁的网络主播赵镇身穿一身黑西服,在直播平台上开始了“走秀”。5年前,西柳镇市民赵镇在网络上做起了直播卖货,主营女装的他,从最初只有一个粉丝发展至今,粉丝量已突破76万,日销售量超1万单,日销售额数十万元。   记者17日在西柳市场走访看到,正在直播的商户比比皆是。“自从快递恢复正常后,我们每日的线上销售额也恢复到正常水平,甚至比往年还要好。”如今,赵镇在西柳市场附近的写字楼里租下了整整一层,已经当起了老板的他还顺带解决了当地20多名年轻人的就业。   “‘网红经济’中,作为‘下沉市场’的粉丝逐渐成为这种经济增长的新驱动力,主播不需要过多投入,靠创意、流量就可在直播和短视频江湖站稳脚跟,并焕发出强大生命力。”辽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王磊说,未来,东北城市可抓住喊麦、直播潮流,顺应互联网时代的产业转型,大力建设喊麦文化中心、网红特色小镇等,带动文创、文旅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多栖发展,以此增加新就业,提升产业附加值。 来源:新华社  作者:白涌泉

Posted in 沐鸣2测速 | Tagged | Leave a comment

沐鸣2娱乐登录测速_实体零售线上逆袭:名创优品打造新社群经济“潮”范本

  B站破圈,成为2020年伊始的热门话题。   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往往成为新的经济潮流风向标。随着第一批90后步入而立之年,00后步入20岁,这股“潮”正迸发出惊人的经济力量。新生代对每一次生活消费潮流的捕捉,对每一个“网红”事物的打造,都诠释着“潮经济”的蓬勃生命力。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也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固有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重塑着新生代的消费观念和经济行为,重新定义着“潮经济”的内涵,新行业新模式也悄然萌芽而生。 (拍摄:中服网)   周日早上十点,位于荔湾区康王中路的名创优品黑金店如常开门营业——说“如常”不太准确——不仅因为它是在新冠疫情尚未结束之际就迅速恢复营业的店铺,在这个原本繁华热闹的都市商圈内算屈指可数,更因为店内的产品也不太“如常”:在门口最显眼位置,摆放着包括酒精、消毒洗手液、纸巾等防疫产品,成为比漫威联名系列更具人气的新“爆款”;而店内防疫专区、宅家专区、复工专区的分布设置,显然也是应对这个“特殊时期”的特殊措施……   “其实到3月中旬,全国超过90%的名创优品门店已恢复营业了。”名创优品全球联合创始人、CEO叶国富向记者透露,“我们的门店业绩从3月初开始迅速反弹,预计在这周内整体日销将恢复到70%-80%。”   一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就给整个实体零售经济带了有史以来最难的“考题”。而作为中国总部位于广州的新零售代表企业,名创优品却在短短不到两个月时间内交出高分“答卷”:快速应对,及时调整策略自救,更借疫情之机发力社交电商,在线下销售遭遇停滞之际实现了线上的裂变式增长。其独创的新社群营销模式,为寒冬之下的实体零售业提供了突围而出的新范本,走出了“潮经济”时代的新路径。   转型:“过去还没有机会做的事,现在可以做了”   从创始之初,名创优品就把目标客户定在18-35岁的消费人群,也就是所谓的“千禧一代”。   据统计,我国的“千禧一代”约有4.15亿人,占总人口比例30%。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在《千禧一代,重塑旅行与购物习惯》报告中提出:中国“千禧一代”消费者将主导未来10年中国乃至全球消费格局。“千禧一代”的生活方式成为社会经济潮流的风向标:他们更加注重品质与服务,追求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与体验式消费。   而“千禧一代”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生于互联网,长于互联网——他们正是中国七亿网民的中坚力量。   不过,创立于2013年的名创优品一向聚焦线下零售,直至2017年才开始正式“触网”,推出了时尚原创生活类自营电商平台——名创优选。在当年的11月底,名创优选对外表示,平台依托名创优品线下全球2000多家门店庞大流量资源,已顺利完成O2O生态链的第一步搭建工作。   在过去六年间,名创优品虽然一直把销售主力放在线下门店上,却也逐步积累资源,伺机布局线上生态链。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在叶国富看来,成了名创优品发力线上渠道的最好契机,“过去还没有机会做的事,现在可以做了。”   6年的线下耕耘,名创优品积累了超过2500万会员及社群粉丝。疫情期间,这部分会员与粉丝群形成了天然的私域流量池。名创优品借机启动社交电商项目,借用微信生态的营销能力,把社群作为与会员及粉丝沟通的主要渠道,上线了小程序商城,提供刚需产品售卖,通过社交裂变获取更多用户和销售。名创优品员工更自发参与线上平台直播,现身说法推销产品,同时,名创优品与饿了么、美团、京东到家等平台合作推出“无接触配送”服务,并与顺丰合作推出“同城急送”服务,保证了疫情期间能在第一时间把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上。   对于这种传统零售行业前所未见的“新社群营销”模式,叶国富这样解读:“过去你看大部分做电商的是没有实体门店的,而我们这种模式是不依托第三方平台,以自己的门店为基础,直接面向顾客的一种服务。这跟以往的电商或微商相比,具备较高的品牌信任度。它最大的好处是有助于加强我们线下会员的黏性,从而提升复购率。”   借助这种独创模式,名创优品在疫情期间的线上业务环比增长了300%,不但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线下业绩的损失,更让名创优品找到扩充线上版图的契机,跑出了实体零售的新赛道。叶国富预期,在今年内,名创优品的线上业务销售占比将会接近10%。   进化:“抓住平价品牌崛起的时代机会”   在千禧一代成为消费主力的新经济浪潮下,“得年轻人者得天下”似乎成了每个品牌或产品获得成功的秘诀和信条。年轻人对每一次生活消费潮流的捕捉,对每一个“网红”事物的打造,都在诠释着这股潮流的生命力。   顺应这股潮流而生的名创优品,从一开始就凭借极致的产品设计、接地气的价格和良好的购物体验,迅速地打开了年轻人的市场。   名创优品的市场策略,也与千禧一代的消费观不谋而合。“名创优品的产品上新频率是一周一次。”叶国富告诉记者,“为什么要保持那么快的一个频率?因为要不断地吸引消费者进来。我们服务的是青年和青少年,他们(在消费心理上)最大的特色就是稀缺感,要不断有新的东西。如果你没有新的东西,你就活不下去。为什么过去市场上出现了那么多同类型的品牌,最后留下来的还是我们?因为其它品牌在创新这一方面力度不够,慢慢就没有新产品了,顾客就厌倦了。”   充分了解年轻人的喜好,迅速做出反应,正是名创优品的不败优势。早在三年前,名创优品就引入了Hello Kitty等大IP,在此之后,逐渐摸索出了一套成熟的IP合作体系,与粉红豹、KAKAO FRIENDS、漫威、故宫等多个IP合作推出了周边产品,抓住年轻人的潮流品味,提供原创设计。通过与其他IP的联名,也可以看出,名创优品试图走出一种新的模式,去迎合年轻人的“消费升级”。   尽管在新冠疫情爆发的严峻形势下,名创优品也没有停下产品更新的步伐。在疫情期间,名创优品的产品开发团队始终坚守阵线,应消费者需求,增加抗疫产品品类,适时推出市场紧缺的口罩、酒精消毒类产品,并在门店设立防御产品专区,弥补了市场的重大缺口。   叶国富认为,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也给作为消费主力的80、90后上了深刻的一课:“他们拒绝再当月光族,会开始更努力工作、努力存款了。”   这或许会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消费升级”——固有的生活模式和消费观念都将被打破重塑,“消费者会更精打细算地花每一分钱。这个时候就是平价品牌快速崛起的好机会。”   叶国富预期,随着疫情过去,全球消费将回到本质,回到追求极致性价比的平价消费。他表示,名创优品后续新开发的商品将在保障品质的基础上降价20%-30%,以更极致的“优质低价”迎接全球平价消费风口。   扩张:“8亿帮扶合作伙伴,海外扩张不停步”   凭借优质低价的特性,名创优品已经打开全球市场,在全球拥有超过4200家门店,其中超过1700家分布在中国之外的近100个国家和地区,是中国企业出海的典范。   即使在疫情最为严重的2月份,名创优品也没有停下海外扩张的步伐,“在全球疫情尚未爆发的1、2月份,我们的海外业务甚至增长了30%。”叶国富透露。   在疫情打击下的实体零售店节节败退之时,名创优品逆流而上,走出了先行者的步伐。   3月11日,名创优品宣告设立8亿元“名创优品合作伙伴扶持资金”——所有符合条件的加盟商均可向名创总部提出借款申请,以解决现金流困难。总部也会根据其合作情况、资质以及需求审批具体借款额度。   此项举措,旨在助力名创优品的加盟商缓解现金压力,加速复工复产,并由此拉动产业链的循环,借机扩充店铺数量,拓展业务版图。据叶国富透露,截至3月14日,近20位加盟商向总部提报了申请,申请总额近一亿元。   每一次黑天鹅事件都会出现新的变局者。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华为处在生死关头,一边和思科打国际诉讼,一边国内3G投资打了水漂。“一不埋怨,二去调解,自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在任正非的带领下,华为埋头苦干,缩减企业运营成本,发力海外市场,两年时间海外营收超越国内。   叶国富认为,名创优品当下面临的机遇,甚至比日本经济萧条30年中崛起的优衣库、无印良品更具优势:“能够真正为消费者和社会创造价值的企业,一定不会被市场淘汰,也一定会在度过短暂困难期,迎来爆发式增长的机会。” 来源:证券时报  

Posted in 沐鸣2测速 | Tagged | Leave a comment

沐鸣2线路测速地址_广州最大服装批发商圈复市

  广州沙河服装批发商圈(下称“沙河商圈”)17日开始复市,第一批共3家批发市场开门营业。   当日,记者在沙河万佳服装批发广场入口处看到,有设立的专门检查通道,所有进入商场的人员均需经检查合格后方可通行。现场秩序良好,大家戴着口罩,间隔着排队,等待穗康复工码核验和体温检测。 (拍摄:中服网)   据了解,沙河商圈由23个服装批发市场组成,有近2万个档口,从业人员近20万人,为广州各服装批发商圈之最,平均每天有20万至30万顾客来淘货,日均出货量逾3000吨。   据广州市天河区沙河街道商会(下称“沙河商会”)秘书长何创发介绍,沙河商圈的各大服装批发市场于17日起分三批复市,其中在17日复市的第一批共有3家批发市场,已于15日至16日进行消杀和防疫检查设备布置,并集中测试市场的安全措施,为复市做好准备。   何创发表示,对于备受关注的减免租金管理费等问题,沙河商圈的23家批发市场以“该减则减,该免则免”为原则,会为商户免去两个月的租金和管理费,减轻各商户的经济压力。   沙河万佳服装批发广场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广州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要求,该商场在复市前就已做好各项准备,对商铺进行卫生消毒等,并要求商户办理广州市穗康复工码,商户需佩戴口罩,持穗康复工码、14天手机近期轨迹及身份证,经测量体温后入场。此外,该商场在疫情期间采取各商户错峰入场,经营时间调整为一楼8时至16时、三楼9时至17时,有14天内重点疫区接触史的人员暂缓进场。 来源:中新社  作者:王坚

Posted in 沐鸣2测速 | Tagged | Leave a comment

沐鸣2代理中心_快手电商主播春季上新,单天实现4倍增长

  “这次参加快手电商‘春款上新’活动,我们仅用2天时间就完成了以往一周的营业额,是以前的4倍。” 快手主播“徐小米教搭配”(快手ID:902640167)在提到这个业绩时,难掩兴奋之情。   她说的 “春款上新”是快手电商在“38节”期间组织的一场服饰类活动,3月3日至3月6日为活动预热期,7日和8日两天为正式卖货期。活动期间,快手#2020春款上新#话题发布作品数近20万,总播放量超10亿。   这次活动中,只有100多万粉丝的徐小米拿下11万订单,成为本次活动的黑马。联系到疫情对服装行业和线下市场的冲击,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成绩。   徐小米并不是个例。快手主播“大璇时尚搭配”(快手ID:772014721)在“春款上新”活动期间两天的营业额也比往常翻了一倍。大璇的丈夫李先生表示,电商拯救了疫情下的实体:“对于我们这种有实体的人来说,如果没有快手电商,我今年上半年实体基本就死掉了。”   在整个疫情期间,类似的受到影响的实体商家、工厂以及主播数量还有很多。正是基于刺激消费、帮助线下商家和主播摆脱困境的考虑,快手电商在“38节”之际举办了以“春款上新季,逛街不出门”为主题的2020春款上新卖货活动。   在快速增长的数字背后,是商家们切实获得的利益。其中“芈姐广州开服装厂”(快手ID:changjia001)和“大璇时尚搭配”销售额都突破了1000万元。而参与此次活动的线下商家整体规模超过3万人,环比增长率达260%。在疫情导致线下市场恢复缓慢的挑战下,快手电商为主播和线下商家创造了新的突破路径和增长机会。   01   快手电商开辟新路,助力主播应对疫情   受疫情期间顾客无法出门影响,实体商业是受冲击最大的领域之一。快手主播大璇和丈夫李先生对此深有体会。大璇在线下有超过60个批发点,全部因为疫情停工,手里的货没办法卖出去。   为此,大璇和李先生开始积极尝试电商。得知快手“春款上新”活动消息后,就开始准备。李先生表示,自己很看好这次活动,一是因为3月8日是妇女节,另外正赶上初春换季,借这个活动既方便大家买衣服,商家也能卖得更多。   对于批发商而言,把货卖出去是他们最大的希望。李先生不止一次提到,如果没有电商,上半年自己的实体店基本就死掉了。“说实话,疫情期间快手电商更多的是拯救了我们这些干实体的。”   由于有自己的工厂,去年冬天大璇家的工厂就开始备货春装和夏装。在本次快手春款上新活动中,大璇卖出了18万单的夏装。同期其他主播大多还在卖春装,这让大璇抢占了先机。如果没有快手电商,这些做好的衣服只能挤压在自己手里。   从2019年3月正式尝试快手开始,李先生原计划用两年时间完成从实体到线上的转型。在去年,他们俩夫妻在实体和电商上的精力是一半一半。在体会到疫情期间电商的潜力后,现在决定加速全面转向快手电商。   和大璇家类似,快手主播徐小米也有自己的线下店,还有合伙伙伴的线下门店数量达到两三百家,均受疫情无法营业影响,“光房租和人工就损失了很多钱,更不用提货品。”   但这些挤压的货品也成为徐小米在本次“春款上新”活动中的一个优势。由于工厂停工,很多主播手里都没有足够的货来卖。而徐小米反而由于年前囤货比较充足,成为了本次活动的“黑马”。从3月2日复工至3月8日活动结束,徐小米的成交额突破800万,单天卖货的成绩是以前的4倍。   “芈姐广州开服装厂”也是本次快手“春款上新”活动的赢家之一。两天活动期间,芈姐营业额突破了1000万,位列主播榜单第二。   值得一提的是,芈姐在这次疫情下不仅实现了销售额的大幅度增长,还成功养活了工厂800多名工人。“疫情发生后,周围不少工厂因销售渠道中断而停产,不少工人都陆续到我们工厂来。”原本只有500多人的厂子在一周内增加到了800多人。工人数量的增加又加快了货品的供应,实现良性循环。   事实上,芈姐在2019年6月才正式进入快手,目前粉丝量才300多万。无论从入场时间还是粉丝数量来说,芈姐在一众主播里并不特别出众。但能够达到上千万的成交额,芈姐丈夫王先生将原因归结于“快手老铁”。   “快手老铁有一个特点,一旦喜欢上谁家的东西点了关注后,就会一直在这儿买,商家完全不用担心流量流失。正是在这种稳定的环境下,才有越来越多老铁支持我们,可以说是快手和老铁们养活了我们工厂的工人。”   02   老铁信任+源头好货,主播提出10倍增长目标   李先生提到,快手给自己最初的感觉,就是个销量惊人的新兴市场。在直播间,不仅能直观的看见服装类型,主播还会讲解衣服搭配,适合什么样的体型,这种购物中的强互动,是在淘宝等其他平台的图片展示中无法体验到的。   直播的即时性和互动性帮助消费者与商家之家搭建起信任的“桥梁”,使得快手电商购物的退货率远低于其他平台。“这是快手最吸引我的地方”,李先生说道。   徐小米之前在某平台直播帮人销售品牌库存,经常遇到售后问题,退换货率很高。了解到快手电商后,徐小米在2018年11月转战快手。尽管很长时间直播间人气并不高,但徐小米对快手仍然有很高期望。   “首先就是平台影响力大,短视频时代基本人人都有快手。然后快手电商从2018年到现在发展非常快,快手很多规则的细化比较迅速,平台要求也比较严格,这对我们商家和消费者都是一种保障。”   更重要的一点是,快手主播都在卖源头好货。徐小米的商品都是直接从优质代工厂出来的,省掉了很多中间环节,“加上我们又把利润压得很低”,使得商品真正具有高质低价的强大竞争力。   芈姐则在广东番禺拥有自己的服装工厂,规模近千人,是当地最大的服装工厂。一手货源是“芈姐家”的核心优势之一。“我们是工厂直销,省去了中间商赚差价,直接将性价比最高的源头好货带给老铁,定价低质量还有保证。”芈姐丈夫王先生表示。   在本次快手“春款上新”活动获得不错成绩后,主播们也对2020年有了很多期待和信心。   芈姐希望今年快手粉丝量破1000万,营业额目标则是30亿到50亿。为实现这个目标,芈姐已经在仓储物流和工厂上下了很多功夫。目前芈姐物流系统能保证每天20万单发货量,完全复工后的工厂也能保证每天8万单的出货量。   大璇则希望进一步扩充品类。“我们做了十几年休闲服饰,现在已基本成体系。我们计划今年再开一个工厂,在快手也新注册一个账号,做时装类。”今年大璇的目标是20亿。从正月十二开工到现在,大璇一个多月时间就达到1.9亿营业额,这让他们对完成目标底气十足。   徐小米也为今年制定了10亿营业额的目标,这个数字是去年的10倍。   作为只有100多万粉丝的新主播,徐小米也走出了自己的新路。徐小米账号定位是时尚款服装,注重产品品质,同时客单价高于平均水平。这适应了用户消费升级的需求,成为了快手电商的一个新风向。   “有的主播愿意卖很便宜的商品,但顾客收到货后体验会很差,我们不想做很便宜的货去做人气,而是做些高品质的、正版的,顾客收到货后会有好感度,也会更愿意相信我们,这是我们的优势。”   在竞争激烈的服装市场里,像徐小米这样的新人在“春款上新”活动中的脱颖而出及其代表的新的路线,也体现了快手电商的强大潜力和不断进化的趋势。   徐小米认为,现在还是有很多人只是知道快手,不了解还可以买东西,快手电商进步的空间会很大。“现在快手仅仅用一年时间做到了目前这个体量,我觉得我们未来两三年在快手的增长会是10倍、20倍。这么大的市场需要有更多的新人来供应,这会是新人们的机会。” 来源:市界  

Posted in 沐鸣2测速 | Tagged | Leave a comment

沐鸣2怎么做代理_拼多多:已主动关闭超8.8万家涉嫌违法违规店铺

  3月17日消息,《电商报》注意到,拼多多近日发布了《消费者权益保护年度报告(2019)》,从六部分总结了该公司在2019年度构筑全方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的相关工作经验及成果。   报告显示,拼多多97%的疑似侵权链接上线前即被平台拦截封杀,超过8.8万家涉嫌违法违规店铺被拼多多平台主动关闭;一年来,平台向全国各级政府执法机关移交了逾千起涉案线索,协助全国各地警方抓捕了两百多名犯罪嫌疑人,涉案金额过亿元。   并且截至2019年12月底,已经有超过900家企业参与拼多多“新品牌计划”,足迹遍布安徽、江苏、山东、福建等地,累计推出2200款定制化产品,涉及家电、家纺、百货、数码等近20个品类,累计定制化产品订单量超过1.15亿单。   报告还显示,在疫情期间,拼多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划拨10亿元专项资金累计补贴超过1.8亿件抗疫防护用品,向湖北地区每天定向提供300万只售价不足2元的一次性口罩,联合浙江大学成立1亿元抗疫基金,“抗疫农货”专区成立并设立5亿元商品补贴资金,联合多地政府通过市县长直播带动超过8.4万吨农产品“出村进城”。 来源:电商报  作者:唐云

Posted in 沐鸣2代理 | Tagged | Leave a comment

沐鸣2注册开户_十岁蘑菇街:迷失了

  近日,蘑菇街公布了2020财年第三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财报显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蘑菇街GMV为62.99亿元,同比增长8.0%。整体来看,GMV增长变化不大,相较主流平台而言,这种增长可以说是已经停滞了。   不过,蘑菇街的直播业务成了本季度财报的最大看点,过去一年蘑菇街为电商直播的投入终于结出了累累果实,直播业务的强劲增长说明了一切。据财报数据显示,直播业务GMV达33.52亿元,同比增长99.5%,直播业务GMV占平台总GMV的比重首次过半,达53.2%。   过去一年,蘑菇街在电商直播领域内动作不断,从主播服务升级到供应链升级,再到线上线下联动提升人货匹配,逐渐的加大了对直播资源的倾斜。据Q3财报显示,目前蘑菇街新增约5000名主播,日均可观看直播内容时长超过3800小时,比上季度提升11.8%;直播业务MAU(平均移动月活跃用户)同比增长132.7%。   此外,蘑菇街平台来自直播业务的活跃买家同比增长32.4%,已达320万。从这些数据中不难看出,电商直播确实给蘑菇街带来了新的变化和新的活力。   但这样的变化和活力于蘑菇街会持续下去吗?依靠电商直播稍有起色的蘑菇街会迎来新转机吗?这些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从爆火走向迷途   2018年苦熬了数个年头的蘑菇街,终于在纽交所以14美元的发行价敲钟上市了,但这个自我标榜为“中概股时尚科技第一股”的蘑菇街,并没有因此而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上市首日,就以每股12美元持续低开,盘中最低跌至11.58美元,艰难收盘后,当日的市值为14.97亿美元,不足三年前估值的一半。   高开低走的局面与蘑菇街曾经的辉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2011年蘑菇街刚成立的时候,还是很耀眼的。它通过为年轻女性提供时尚信息分享和导购服务的方式,很快就成了国内有影响力的时尚内容社区。   蘑菇街曾公布过一个数据,说原定2011年年底达到10万DAU,结果当年4月就已接近20万,后来将年终目标调到了50万,最后做到了100万,这足以说明早期蘑菇街的受欢迎程度。   但好景不长,2013年9月为淘宝做流量“搬运工”已有一年的蘑菇街,在导购转化率不断上升、业绩不停上涨的情况下,遭到了阿里的无情封杀。正是这一封杀,直接导致蘑菇街不得不转型电商,在发展上也从此陷入了被动。   无奈中的蘑菇街上线了自己的电商平台,但这并没有给蘑菇街带来转机,相反由于平台系统的不足以及受到其他平台打压,电商平台发展也不顺利。在其当年线上“双十一”首秀上,成绩一塌糊涂,随后遭到了阿里的再次“围剿”,支付宝单方面终止了对蘑菇街的服务。   这就把蘑菇街所有的活路几乎都堵死了,自此蘑菇街开始了花式“自救”之路。电商层面,在投资人的撮合下,蘑菇街于2016年和业务相仿的美丽说合并,同年开启直播业务;2017年尝试用大数据给用户提供穿搭建议;2018年苦熬了5个年头的蘑菇街终于流血上市。   但此时的蘑菇街早已忘了自己的初衷,不知道自己究竟是社区还是电商。而业界对蘑菇街的定义也早已十分模糊。用一种充满想象力的说法来表达,那就是,它是个集合了图文、短视频、直播等各种方式,美妆、服装、搞笑、明星等各种内容的社区电商直播综合体,但效果并不如意,这显然并不适合于蘑菇街的发展路径。   去年,直播电商卷土重来,处于迷途中的蘑菇街似乎看到了希望,于是再次聚焦直播业务,但这对严重失血的蘑菇街而言,已经晚了。   直播并不是救命灵药   进入2019年后淘宝、拼多多等各电商巨头都纷纷加码电商直播,它们强大的品牌、品类、资源、流量等优势,远不是蘑菇街所能匹敌的。   2016年,正值直播风口,而电商直播也兴起于此时。2016年也是蘑菇街直播业务的起点,但遗憾的是,蘑菇街并没有抓住机会,把它提升到核心业务方向,更没有把它与电商做全面的打通。   如今,虽然蘑菇街在电商直播风潮的助推下稍有了起色,但在巨头的压迫下,直播业务救蘑菇街脱离苦海的可能性依旧不大。   财报显示,2020财年第三季度蘑菇街总营收为2.70亿元,其中佣金收入为1.41亿元,同比下滑19.6%;营销服务收入同比下滑44.9%,减至7246万元。从收入结构来看,佣金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至52.30%,主要是由于公司战略重点转移至直播业务发展,导致长尾商家在营销服务上的支出减少。   同时,财报显示,蘑菇街的活跃用户仍在持续在下滑。2020财年第三季度,蘑菇街的年活跃用户为2660万,同比降低22.90%。连续两个季度出现环比下滑,意味着蘑菇街用户流失严重。   对比巅峰时期的6000万,其用户折损早已过半。要知道,活跃用户数是电商平台最重要的衡量指标。蘑菇街作为电商平台,流量是其业绩增长的基础,活跃用户的下滑将直接导致营收增长陷入困境,这将会是一场恶性循环。   折腾了这么久,蘑菇街却一直处于亏损的状态,并没有改变现状。财报显示,2020财年三季度蘑菇街实现归母净利润亏损16.35亿元,同比下降了803.31%,亏损缺口进一步扩大。   尽管直播业务的持续加码使得蘑菇街GMV同比增长了8.0%,但依旧没能打破蘑菇街自身用户获取难和持续亏损的困境。   而且蘑菇街做直播业务并无优势可言。相比阿里、京东、拼多多等平台的综合优势,蘑菇街则显得资源匮乏、技术落后,其发展阻力也就可想而知。所以,在直播业务上持续发力的蘑菇街,也就没能通过直播上带来实质上的业绩增长。   此外,公司的研发费用、市场费用和管理费用始终处于高启状态,经营现金流UR持续为负,自身造血能力微弱,几乎完全靠资本输血。蘑菇街基本面表现羸弱,在资本市场上一直不讨喜,再加上资本市场持续动荡,蘑菇街正面临的问题也就更加严重。   显然,对蘑菇街而言,追逐风口解决不了真正问题。即便如此,1月20日蘑菇街官方还是高调的发布了其在2019年的直播成绩单以及2020年的直播规划,未来仍将面向美妆、家居、医美等多品类布局,但蘑菇街在直播领域“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的局面很难改变,依靠直播再造辉煌也就愈加艰难了。   未来更艰难   从整个电商行业的大环境来看,蘑菇街的糟糕局面,除了自身战略上的问题外,还有一些外部环境的影响。   电商的火热发展在国内也有十数年了,很明显,近几年线上流量红利期已经见顶。现在整个行业都在讲新零售、下沉市场,这对势单力薄的垂直电商来说,十分不利。   在阿里、拼多多、京东等厮杀抢客之时,线上流量基本都已经被这些巨无霸型的电商公司瓜分殆尽了。没有任何背景、没有大靠山的小平台或垂直电商所占的流量份额也就更加少的可怜。   除了在体量方面没有可比性之外,在价格方面,拼多多、聚划算以及京喜等主打下沉市场的社交电商也已经是把价格杀到了全网最低了,想要通过性价比路线来拯救自己恐怕也不容易。在这条赛道上,垂直电商夹缝求生的局面愈演愈烈。   同时,小红书、抖音、快手等自带流量的新竞争对手入局,进一步加剧了蘑菇街的外部竞争。另外还有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女性市场的钱,还那么好赚吗?放在当下,这一点值得商榷。   以小红书为例,“种草”社区小红书聚拢了2.5亿用户,但这个超级流量池也始终没有打通电商的盈利闭环。接受阿里投资后,小红书开启新一轮商业化转型,将盈利重心放在了广告业务上。   定位越走越模糊的蘑菇街,再难像从前那样留住客户,各种尝试也没有找到突破口,在如今电商格局下,各种新平台入场,蘑菇街能逆风翻盘的机会更是渺茫,未来的路只能是更艰难。 来源:亿欧  作者:刘旷

Posted in 沐鸣2测速 | Tagged | Leave a comment

沐鸣2时尚_疫情50天,我如何在拼多多创出一个270万粉丝的羊绒新品牌?

  从零开始做一个品牌有多难?   一份针对全国5000个新品牌的调研数据显示:新品牌成活率不足一成,超80%的初创品牌熬不过前三年。流量困难成了新品牌们的死结。   流量确实越来越贵:线下门店获客成本高企,这已经成为共识;与此同时,传统电商的成本也不断水涨船高:有零售快销从业者者算过账,在一些传统电商平台每销售出100元,就要付出47.5元的成本。   疫情之下,更是加剧了这样的困境:不少线下门店都面临关门歇业的窘境,线上同样遭遇淡季。   但90后的李纪旺却有着自己不同的答案:春节前后,当不少商家还在等待复工之际,凭借对于品牌定位和产品的理解,李纪旺在春节前后的50天时间里,完成了一个新品牌“创尔”从0到270万粉丝的“大跃进”。   公开资料显示,李纪旺1990年出生,从青岛大学毕业两年后,他回到了老家河北清河开始创业,主攻当地特色羊绒,一度做到了2亿元年销售额。   2019年,在传统电商上遇到运营困境之后,背靠中国最大的清河羊绒产业带,李纪旺开始了“创尔”女装品牌的新征程。   以下是创尔品牌创始人李纪旺的自述:   五年电商路:成本越来越高,我差点放弃   创尔是我做的第二个品牌。创尔之前,我还做过淘品牌。   2014年年底,我辞掉了格子间里的安稳工作,回到了河北清河的老家,准备创业。   清河最有名气的就是羊绒,已经有40年历史。当地几乎人人都在做羊绒生意,包括我的父辈们也都从事羊绒相关的工作。所以一开始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羊绒作为创业方向。   线下开店成本高,我一个刚毕业两年的毛头小子,没有攒下什么钱,所以只能选择了成本相对较低的电商化销售方式:网上卖一件就去当地的工厂拿一件货,不需要太多启动资金。   也是机缘巧合,清河正好兴起了做电商的大浪潮,不少消费者都通过电商知道了清河羊绒,所以我创业起步比较顺,两个月时间就就赚到了十几万。2015年年初,业绩更是突飞猛进。   因为发展的太顺利,我第一次萌生了做品牌的想法。2015年,我注册了商标,店铺也从只有一家淘宝店,拓展成了一家淘宝C店、3个天猫店。   那时候年轻,没有什么经验,第一次危机是2015年,年底一算账,才发现亏了钱:仓库了压了四五百万的货,全是没卖出去的。做电商,最重要的是计算库存和成本。之后我慢慢上路了,整体发展的还不错。   但是有一个重要的危机,我现在反思,我是没有注意到的。这时候我已经拥有1家淘宝店和8家天猫店,销售体量达到了亿元级别,我对库存和成本的控制也开始越来越熟练,但与此同时,我的成交额不断扩大,但利润率却在走下坡路。   这个细节很关键,但我当时没有在意。但在淘宝天猫上,新增流量越来越吃紧甚至停止增长,我的店铺利润也逐渐下滑,直到最后,2019年初的时候,赢利点消失了。   那时候我还没有接触过其他电商平台。没有了利润点,我一度想过放弃电商:毕竟自己三十岁不到、年纪轻轻,不能就这么折在电商里。甚至自己连后路都想好了,利用这几年创业攒下的积蓄,转型做羊绒的跨境贸易生意。   但一次偶然的广州之行,彻底的改变了我的主意。   彼时我正准备拓展店铺服装的产品线,从只卖秋冬季节的羊绒制品,拓展到既有秋冬季羊绒、也有春夏产品。广州是中国最大的服装流通市场之一,不仅市场巨大,而且产业链上下游发达,自然不能放过这样的考察机会。   当我听到了不少档口老板都在商量着要在拼多多上销售服饰时,我突然觉得,这可能是新机会。   新电商的成功之道:更低的流量,更新的玩法   调研了大半年,2019年年底,我注册了“创尔”品牌,准备在拼多多上销售。   这时候,拼多多正好要上线直播。我对电商直播并不陌生。此前,我也尝试过淘宝上直播。甚至,看到李佳琦、薇娅等MCN机构主播特别火时,我也曾一度想过做一家MCN。   但是后来放弃了在淘宝上做直播。为什么呢?淘宝直播是典型的“人找货”,明星主播成为流量入口,销售不同品牌的不同商品。但这样的模式很容易形成马太效应:明星主播的流量越大,反而留给新品牌和小主播的机会就越少。所以,想要做好淘宝直播,首先得做MCN。   MCN公司都注册好了,最终我还是放弃了:如果要做MCN,就意味着不能只是做自己的品牌,而是要销售更多品牌的商品。这与我想做个羊绒品牌的想法背道而驰。   相反,拼多多更像是“货找人”,直播是基于店铺的,直播是店铺的一种展示和服务形态,而不仅仅是一项流量入口。   这反映在获客成本上就更加明显:淘宝直播主要通过付费的超级推荐位获客,一个关注差不多就得花费8-10元。反观拼多多,因为社交电商属性,店铺做直播成本低,也很容易被用户分享出去,主要的成本是在直播间给粉丝们发红包,总体核算下来,一个粉丝的获取成本差不多只要1块多钱。   这其实也是拼多多和淘宝的逻辑差异。拼多多流量成本低,但是鼓励商家把买流量的钱都拿出来补贴给用户,最终就能形成一个“低价带动爆款、爆款带动品牌”的逻辑。   弄懂了拼多多的逻辑,再加上春节本就是羊绒销售旺季,我开始说服所有人都留下来,春节七天加班。尽管用工成本增加,我还是愿意一试。1月13日,创尔女装这个新品牌的第一次直播就上线了。   选择好了平台,接下来就是差异化的问题。我并不是拼多多上第一家主打羊绒女装的店铺,所以从直播的第一天起,我就在想:如何形成差异化?   有一茬没一茬的间断直播很难形成特色,所以我最终决定放手一搏:6位主播轮流上阵,24小时不间断直播。   很多人或许并不理解,比如深夜三四点,你直播真的有人看么?   但我还是坚持,因为我对直播的理解不太一样。别人觉得直播就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工具,但在我这里,它的定位是一种比文字和图片更直观的服务形态,不是可有可无,是必须一直都在,我需要服务好每一个潜在的客户。   毕竟对于羊绒品类来说,原本价格并不算低,本来就有一个心理门槛,直播正在降低这样的心理门槛。24小时直播,正好给了我抓取每一个潜在客户的机会。当她进入直播间后,总要有人跟她说话、为她服务、向她展示。   最终,在春节前后的50天时间里,团队不辞辛苦的加班换来了不错的成绩:50天时间里,创尔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新品牌成为了在拼多多上拥有270万粉丝的新锐品牌。   拼多多产品之道:极致性价比   抓住直播机会是一方面,产品革新同样重要。   提起羊绒制品,不管是羊绒衫还是羊绒大衣,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中高端、价格贵、只会出现在高端商场或者机场等地方。这是老一代羊绒品牌给人留下的刻板印象。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沐鸣2代理 | Tagged | Leave a comment